This blog is rated 🔞, viewer discretion is advised

乌克兰的 Starlink 究竟是美帝还是 Elon Musk 出的钱?

事情起因:Elon Musk 闲的蛋痛发起了一个关于俄乌战争如何和平的投票

https://twitter.com/MelnykAndrij/status/1576977000178208768

乌克兰前外交官回了一句 Fuck off

Elon Musk 就说给乌克兰的 starlink 已经烧了 $80 million,不再免费了。拜拜。

有人说,Starlink 其实是美帝联邦政府(USAID,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出的钱。

其实两个人都说得对,但都片面。准确的说法是:

  • 3,670 donated by SpaceX
  • 1,330 purchased (by USAID)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 Twitter Birdwatch。很准确的给出了上下文和关键结论,还第一次见。想加入 birdwatch 的话,需要绑美国手机号码。算了。但是这个形式还是很不错的。想知道它的摘要算法是NLP自动的还是人肉 outline 的

Posted

stdin

关于 刘备 的4个问题。看看你能猜对多少?

尝试blog写一个新的系列,就是把平时读到的遇到的材料做成阅读理解题。因为很多的时候会让我们感觉WTF?

昨天刚看了 硬核|| 被《三国演义》粉饰了的老刘入川 ,受评论区启发,写几道题,各位可以盲猜下。问题都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1. 在中国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 刘备(创立蜀汉帝国的汉昭烈帝) 的兄长是:
  • (A): 公孙瓒
  • (B): 关羽
  • (C): 张飞
  • (D): 卢植
  • (E): 袁绍
  • (F): 何进
正确答案: (A)。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 而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
  1. 刘备在15岁左右最大的爱好是?(多选),最不喜欢做的是?
  • (A): 同性交♂友
  • (B): 美食
  • (C): KTV
  • (D): 开车(ju)
  • (E): 穿潮牌衣服
  • (F): 读书
  • (G): 军事和键政
正确答案: 喜欢:(D) (C) (E) (A);不喜欢:(F)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好交结豪侠
  1. 汉灵帝末年,黄巾军起义,刘备参军,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了第一次军功?
  • (A): 高超的战术和计谋
  • (B): 躺平装死
  • (C): 自己和兄弟的勇猛冲锋
  • (D): 收买敌人
  • (E): 军力,装备和军事武器器械
  • (F): 物资多,耗死对方
正确答案: (B) 典略曰:平原刘子平……遣(刘备)从事将兵讨纯……遇贼于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得免。后以军功,为中山安喜尉。
  1. 刘备临死之前托孤给丞相诸葛亮,诏书中跟他儿子(刘禅)总结了他这辈子的缺点是:
  • (A): 军事指挥能力不足
  • (B): 人才梯队建设欠缺
  • (C): 时机和背景机遇弱
  • (D): 人品道德问题
  • (E): 战略或执行错误
正确答案: (D)。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诸葛亮集载先主遗诏勑后主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

Posted

stdin

Cloudflare worker 返回浏览器ip:端口

看到个贴 返回客户端连接用的 IP 和端口号,想起来也需要熟悉一下 Cloudflare worker,于是拿来练练手

  export default {
    async fetch(request, env) {
      return await handleRequest(request).catch(
        (err) => new Response(err.stack, { status: 500 })
      )
    }
  }

  async function handleRequest(request) {
    const { pathname } = new URL(request.url);

    if (pathname === "/ip") {
      const ip = request.headers.get('CF-Connecting-IP');
      return new Response(ip + '\n');
    }

    if (pathname === "/ip:port") {
      const ip = request.headers.get('CF-Connecting-IP');
      const port = request.headers.get('est-Connecting-Port') || '?'
      return new Response(ip + ':' + port + '\n');
    }

    return new Response('Tools:\n /ip\n/ip:port\n');
  }

遇到一个问题,Cloudflare 官方有提供浏览器客户端IP变量 CF-Connecting-IP 但是缺少端口,查了下可以自己通过 cf.edge.client_port 这个变量获得, 方法是在进入 CF网站管理 面板 → Rules → Transform Rules → HTTP Request Header Modification 里添加一条请求头规则。如图:

但是 header 不能以 CF- 开头,所以这里改成 est-Connecting-Port,就能获得客户端请求的 IP+端口 了

测试地址: t.本网站根域名/ip:port

目前还缺:IPv6 的正确表示。。。。

Posted

stdout

论电子阳痿

看到个贴 https://www.v2ex.com/t/884992 ,也算有一些感触吧,在博客记录一下现在的想法。

以前英国贵族喝茶是要加糖的,因为普通人压根接触不到制成品糖块,加糖是有成本的装逼表现;后来北美甘蔗种植园和远洋贸易导致平民和工人也开始喝茶加糖了,于是贵珠又流行喝清茶了。。。。

以前川菜也是不辣的,只是麻。后来辣椒从南美流传到云贵川,地主带头吃辣,而且吃出了军备竞赛看谁更辣说明更装逼。。。后来辣椒烂大街普及了,川菜又开始反向装逼了,比如开水白菜的发明的初衷就是为了证明川菜不辣也有上等菜品。。。

电子阳痿怎么说呢,从某些程度来说,选择电子娱乐在当年是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以前的娱乐无非是 ktv ,武侠小说,吃喝嫖赌这些。能玩电子游戏,首先家里得有个 386/486/586,那个年代能花几万搞一个电脑还是得很有魄力的。最不济也得是个书香门第。敢玩游戏的,比如你内存不足了得会改中断和加扩展内存啊。

游戏往往跟别的娱乐简直不是一个级别的比较。比如当年比较简单的游戏形式为 Multi-User Dungeons (MUD) ,想起最近我在看互动教娃之类的感触,我了解到美国有一个做了十多年的 inquiry-based learning 叫 AoPS ,我被这种教学方式震撼了。因为我自己有娃才知道这样做有多难,这种方式是首先老师得在某个学科、领域有「完备」的知识储备,然后娃从一个 problem 开始提问,你跟他讲解需要理解的解决方法,需要储备的基础知识,解决这一个问题之后,需要把得到的经验总结然后形式化,然后提出更多的问题,进而学习到所有数学知识。要通过软件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知识树进行建模然后做一个有向无环的遍历。然后找着找着发现一些写小说的工具就有这样的功能,你先整理一个时间观和人物关系大纲,然后每个章节就是这些联系的具体实现和阐述。突然我意识到,这 TM 不就是几十年前互动文本 RPG 游戏的核心原理么。你需要创建很多 NPC 对话的上下文并且穷举所有的选项组合,这不就等效于整理某个学科知识来做一个教学系统么。再比如,游戏里创建3D场景,如今被ILM从《The Mandalorian》开始引入好莱坞,无绿幕拍摄已经快称为行业基操。所以当时玩的不是游戏,而是玩的是计算机图形学和美学的最前沿成就。

记得我小时候,玩电子游戏还约等于玩小霸王。这玩意在当年被美名其曰「学习机」,但实际上买回来都被拿来玩FC红白机了。这事其实在国外也发生过,无数高手都是通过折腾 Commodore 64 无师自通了 6502 汇编。这又让我想起了文曲星,很多人走向码农就是因为初高中被一个能写 BASIC 代码的电子辞典给迷上了。能在这些设备玩上游戏,那只是无数对技术钻研的汗水、执着和努力的一项亮眼的成果而已。

而如今呢,天下游戏,不归吃鸡便归MOBA。纵然这两种类型也有其乐趣之处,但是其玩法为了迎合市场和几十亿人口,把门槛已经降到了最低并且能恰到好处的维持一定量的兴奋值,这一切都归功于数值策划的在反胃和上瘾之间作出的微妙平衡。

所以归根结底为啥电子阳痿呢,游戏已经被太多的人玩滥了。它没有与众不同的属性,它不 cool,它除了赢得一局带来的短暂成就感,并不能带来「与众不同」的持续归属感。商业的力量让电子游戏称为一个能挣钱的行业,但商业也让电子游戏从上古时期的 玩游戏-拆游戏-再发明游戏 的双向过程,变成了充值消费就能变强的单向过程,让人在赢得了对手或者 AI 之后变得无比的寂寞,这一种空虚的贤者时间让人觉得我 TM 为啥电子阳痿了;

以前玩游戏在没网的情况下,人会尽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出自己的绝招和攻略,形成一个硬核的玩家群体,现在的游戏则是尽可能的缩小可能性,让大多数玩家在有限的设定里去尽可能充值。玩家还会丧失主动感。

所以什么样的游戏才不会阳痿呢?我细数了一下我自己还经常玩的,类似 Civ,Rimworld,Mount n' Blade 这种,简单机制但是有无穷组合可能性的;GTA、少女卷轴这种开放世界的;Valheim,Minecraft 这种能造独一无二的东西装逼的。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缓解或者解决了我上面提到的种种问题。

Posted

stderr

开源 和 Meritocracy

前几天跟人闲聊到国际纠纷和就业形势,聊到各行各业疲惫,然后转进到为啥互联网和软件行业比较和国际接轨。大家基本意见都是开源运动和 Open-source Software 在这里面功不可没。毕竟Linux没来之前 WPS 就被 MS Office 干了下去,民族软件面对几亿美刀研发费用的商业软件研发集团究竟是独木难支。

突然想到一个架空场景,如果某一天,老美突然发功,使得大陆大陆无法可靠获得某一版本号之后的所有开源软件,会发生什么?

当然,有人马上会说,国内大神会跟上进度的。比如国家可以安排一系列课题让一堆博士维护开源项目。的确,中国人和中国公司参与了很多open source project,国内也有 工信部支持的gitee 和 极狐Gitlab,资金方面也有 木兰协议开放原子基金会(民政部注册),有人说如果都到了撕破脸禁用开源软件了,那么就真脱钩了,也不用管那么多直接拿来用就是了。

甚至有人说,其实开源都留了后手,比如Facebook 的 React,协议里也埋坑说,有权禁止竞争对手使用,最终解释权归他们。其实说起 Facebook(现称meta),最新的消息是:

他知道带有专利条款的许可迟早会在开源社区引爆负面讨论,他跟法务部门负责开源项目许可的律师沟通,但对方就是坚持为了保护公司利益必须要这样做。等到开源社区开始重视这件事情的时候,他找基础架构部门的副总裁也就是他顶上的大老板寻求帮助,结果副总裁跟双方开了个会之后选择站在律师那边,「你看人家律师的专业建议是这样子,你就照着做吧」。过了几个月,这个律师离职了,法务部门指派了另一个律师负责这件事情。前端平台部门的总监又跑去跟新的律师说要换 MIT 协议,结果新的律师完全没有尝试拒绝,「你们爱换就换吧,我觉得没问题」。然后就变成 MIT 协议了……

回到开源本身这个话题,假设一个场景,如果在某个时刻,比如Chromium V20的时候,国内不能继续跟进最新版本,假设需要独立改进,需要花多少力气才能把H.264、CSS3、H5、WebRTC 等等一大堆新玩意补齐?如果你只能拿到 2.6 的 Kernel 代码,那么你如何才能魔改出来一个 5.10 的内核?

就算天降猛人,把这个事儿做到了,但是如果天降了3个猛人,小米搞了一套,华为搞了另一套,Oppo 搞了第三套,相互不兼容,又怎么办?比如苏联也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基于电子管的软硬件系统一样。

国内独立搞出来的项目,其实也有,比如 统一推送联盟

huxiuzhihu 的键盘分析师的观点来看,凉凉。。。甚至连官网都没了

再比如,腾讯自己搞一套小程序,阿里也搞一套,各个银行都有自己小程序,各个安卓ROM厂家也搞了个「快应用 quickapp.cn」,再比如广电花了48+20亿搞了地面波 DTMB+CMMB,其中就有一项对口 MPEG-4 的AVS1 视频编码格式,如果每个手机厂家相机app拍摄出来的格式互不兼容,快手抖音的视频上传和CDN转码会不会搞得巨复杂?

其实开源项目世界里,各个 contributor 各怀鬼胎把项目往不同的方向上拉扯,国外的例子也很多,比如最近 CMGS 写的《How k8s Fucked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明白,开源软件的利害之处,除了技术可以不断被人推动进步,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社区」和「方向」

这个是个很主观的东西,Firefox 也开源,比 Google 更标准,但是就是玩不过 Chromium。Linux为啥就能比BSD更流行?pg各方面都更先进,但是MySQL占有率就是更高。这里面的确有各种机缘巧合,以及金钱的因素,但是社区氛围和恰当的目标才是最重要的。个人觉得,如果国内独立做开源,问题可能不在于技术,而是朝一个方向齐心协力推动的氛围。

这个推演结论,突然让我想起了之前看到 princeton.edu 的一篇雄文:A belief in meritocracy is not only false: it’s bad for you

英语单词 meritocracy 字面上看它好像是「美德主义」,经常被翻译成「精英领导」,,其实这没把内涵翻译出来,这词的本意是「谁有本事谁厉害」

government or the holding of power by people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ability

从直觉上来说,能者上有啥问题?在开源软件来说,很多都是项目发起人,或者技术最厉害的人主导一个项目。我觉得这就是很典型的 meritocracy。这篇文章其实点明了几个 meritocracy 的问题:

  1. 一个人的成就或者成功,往往是运气。所谓风口来了,吹起来了一堆猪
  2. 天份,和努力程度,往往是运气选中了那颗喜欢努力的精子,所以由遗传和抚养环境决定。
  3. meritocracy 最终会导致一个人自私,或者说自负。

当然这文章也藏了私货。meritocracy不好?gratitude 才好。要感恩!嗯最后估计说人人都有 sin 了。。。2333。其实 meritocracy 这矛盾在中国哲学看来很容易破解,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最高的能力,就是帮助他人的能力。

开源运动也是这样,最高的能力,就是他利用欧美成熟而刚性的版权制度,传染性的去传播自由。这是他超越软件工程能力最伟大的地方。

(完)


后记:最近才了解的知识,GPL是允许修改、使用源码并且不公开源码的。前提是你不公开。

GPL不要求你发布你的修改版或者任何一部分修改版。你有自由修改并自用,而不必发布。这个规则也适用于机构(包括公司);机构可以做出修改版并在内部使用而不向其他外部组织发布。
但是如果你以某种方式把修改版向公众发布,GPL就要求你向用户提供修改版的源代码。
在公司内部使用只是公司为自己制作拷贝。因此,公司或组织可以开发自己的修改版并在内部部署,其员工也无权对外发布。
然而,当公司把拷贝发送给其他组织或个人时,就是发布。具体来说,为合同商提供拷贝来离岸使用就是发布。

Posted

stderr

Corporate Memphis:大厂孟菲斯

今天 HN 上有个讨论 tailwind /open-props
的帖子,发现这个20后所谓「woke」 科技公司的美术风格有个名字

Completely off topic, but what is the art style that all woke companies like Google/Facebook etc use called?
Corporate Memphis

翻了下 wikipedia 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 Facebook 找 Buck Studios 外包设计的一个风格套件 facebook-alegria。孟菲斯名字和风格来自于意大利设计师 Ettore Sottsass 在80年代的设计厂 Memphis Group 。

Corporate memphis 的别称:

  • Alegria style 快乐风 (alegria是西、葡、意语里joy的意思)
  • Globohomo 全球搞基
  • Big Tech art style 大厂风范

国内有对这种风格的报道比如 sina

个人感觉这是17年左右苹果搞拍扁风带来的风气?我对这种艺术风格比较无感。

Posted

stdin

Taiwan Question

今天看娃的英语资料的时候,发现材料说什么什么 Taiwan question。当时就觉得奇怪,台湾什么时候变成一个题目了?

突然想起来,这好像是「台湾问题」的蹩脚翻译。

网上搜了一圈,发现大部分这个词汇都出自简中和官方媒体。哎。

其中居然有一个 Hoover Institution 也用了这个词汇?好奇点了进去,作者是 Edward N. Luttwak 是个老外,然后第一段:

Dividing the Taiwan question––does or should, and, if so, does America currently possess the wherewithal to help Taiwan successfully repel a Chinese attack

好吧,别人真的是在说 how to help taiwan 这个 question。

还有发现一个问题是,「一个中国原则」在中文的表述是 one-China principle,但是美方的描述是

the United States acknowledges that Chinese on either side of the Taiwan Strait maintain there is but one China and that Taiwan is a part of China

这句话其实玩笑开的很大,美方只是 acknowledge 「知晓」有这回事,但是它并没有说支持或者反对这件事,甚至保留了去挑战甚至推翻这个事的权力。

Posted

stderr

大范围螺旋向下

看到微博上一段话,出处已经找不到了

以我观察,微博上不少博主正渐入一种沉默状态,即发博频率越来越低,之前一天发好几条,现在几天才发一条,更有人干脆弃号而去,我想,这种大范围螺旋向下的沉默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其实生活在一个“魔法”世界。
在这个魔法世界,很多事物在物理本体之上,还附着一层无形之力,只要念出相应的咒语,就能把这股力量召唤出来为己所用。
比如,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你越来越沉默的原因是什么?” 其下的一位网友Seasee Youl的答案得到了24.8万的赞同,在文章中他写了几个自己的见闻,其一是在某商场的儿童乐园里,一个大爷怒斥年轻服务员,称其卖国,不配做中国人,还要打电话查封乐园,理由是乐园海洋球池的四周贴了英国国旗壁纸(大爷还认错了),答主见周围人在起哄附和,服务员委屈得直哭,就上前劝阻,但同样被训了一顿,说答主也是没有是非观念的人,在战争年代肯定要通敌,事后,答主才从服务员那得知,这大爷本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免费玩,被服务员拒绝后还价也没成,才有了之前上纲上线的一幕。
这就是我说的魔法,只要念出一些特定的“咒语”,就能召唤出区区几张壁纸之上的那股无形力量,打压伤害别人,迫使别人屈服。
类似的事,我也听身边人说过,小时候我家住大院筒子楼,有两户邻居关系紧张,见面都不说话,我问为啥,楼下大妈就说,很久以前,80年代的时候,两户人家因为楼道里的杂物堆放问题发生口角,吵着吵着就开始上纲上线,其中一位大爷指着对面青年的大腿说:“你看你穿的这个叫什么东西?!牛仔裤是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东西!你就是思想被西方个人主义腐化了才这么自私!” 那青年也不甘示弱,马上回嘴道:“牛仔裤是当年西部淘金工人穿的裤子,是工人阶级的服装!你对工人阶级的服装不满,就是对工人阶级不满!就是对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不满!” 双方就这样越吵越激动,脸红脖子粗地声讨彼此的“罪行”,最后还动起手,被邻居们劝阻后,两户人家再也不相往来,至于问题本身,自然也没解决。
大妈当年复述这段往事,本是将其视作一个荒唐的笑话,但我如今回想时,眼前分明出现了两个对峙的巫师,他们同时嘴里叽里呱啦地念念有词,就是为了从一条牛仔裤里召唤出天雷地火灭了对方。
我想,这就是人们渐渐不语的原因,现在说一句话,要考虑的不仅仅是那句话本身,还要考虑那句话所有可能被解读的角度,以及作者本人都未曾想到的“言外之意”,自己不经意间的某句话一旦被施了咒,召唤出了字面之上的那股无形之力,那就少不了一番应对招架。
表达的风险和成本越高,人们就越是沉默。
事实上,如果任由这种无限解读的咒语在生活中漫流,那所有人都将生活在惶恐之中,不要幻想自己是这股力量的主宰,毕竟咒语千千万,也总有几句适用于你。
老话说的好,“玩剑者必死于剑下”,其实,玩魔法的人也是一样。

恰好最近看到一个国外的例子 红牛F1 的青训车手 Vips 因为在直播打游戏的时候骂了嘴 N-word ,就被 cancel 了,国内的例子就是 冈本六君子

唉。这些事很多年过去之后,还有谁记得呢?

Posted

stdin

macOS动态定时弹提醒

上班地方有个付费计时,想在倒计时结束前在电脑弹个提醒,手动结束计费,趴下来API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弹窗了。

本来想用macOS自带的 UNUserNotificationCenter 通过 PyObjC 撸个弹窗,遇到两个问题:

  1. 系统自带的 PyObjC 太老了。还是Python2.7的。在/System/Library/Frameworks/Python.framework/Versions/2.7/Extras/lib/python/PyObjC
  2. 只能兼容旧款的 NSUserNotification,状态为 macOS 10.8–11.0 Deprecated
    新的API调用需要进程签名。
    codesign -dv --verbose=4 /usr/bin/python2.7

只有官方的python2.7签名了 anaconda/miniconda 的都没签名。算了。还是直接 AppleScript 走起

  osascript  -e 'display notification "还有1分钟到达时辰" with title "准时付费" sound name "Frog"'

想在这个提示里加一个 snooze 1分钟功能,但是好像无法支持。罢了。2333

Posted

stdout

终于吧 blog 的自动构建 pipeline 配置好了

目前博客是基于 pelican 的 static-site generator,一个 python 模块本地渲染成静态文件然后通过 github pages 发布。

源码放在 bitbucket,之前比较懒都是本地跑,一直想改成 CI/CD pipeline,今天终于配置好了。记录一些坑吧

  1. bitbucket pipeline 不同 step 之间数据是不共享的。本来想用 parallel 功能在下载 pip 模块和 git clone 皮肤做个并行,后来发现 artifact 拷贝速度还不如串行去跑。就所有操作一个 step 做完
  2. 博客源码和生成结果可以直接同步提交信息:

    msg=$(git log -1  --pretty=%B)
    cd output
    git config user.name est
    git config user.email 邮箱
    git add .
    git commit -m "$msg"
    git push
    
    1. 由于 pip 模块装了不知道在哪里,所以调试 pip 安装路径方法:

      python -c 'import site; print(*site.getsitepackages(), sep="\n")'

  3. pelican 默认居然没支持 Markdown 也是醉了

    python -m pip install pelican==4.8.0 Markdown
    
    1. 自定义皮肤依赖,由于 submodule 我没玩转,所以这样安装:

      git clone --depth=1 git@github.com:est/aether-pelican.git || (cd aether-pelican; git pull --rebase)

Bitbucket 每个月有50分钟的免费pipeline 时间,自己用下来差不多29秒 build & publish 一次。感觉每个月也写不了60篇,所以目前是够了。

接下来的优化:

  1. 新图片通过 squoosh 压缩优化
  2. 通过 cloudflare worker 替换掉 disqus 评论功能

Posted

stdout

直播带货、视频导购是未来

今天菜鸟给我推了好几条消息说有快递24h未取,但是近期并没有网购下单,仔细问了一圈,原来是岳母在老家自己买了条裤子。这是让我很震惊的。因为岳母并不识得很多字,在过去经验看来独立完成网上购物是一个高门槛的事。

2010年以前网购的人,至少得有信用卡,在遍地只有存折的年代把大多数人挡在门外。

再后面就是开通银行卡,其实银行卡普及也就最近几年的事。以前要开卡还是很麻烦的。办U盾这种就拦住了大多数没有PC的家庭,甚至还发展出了在便利店代充值支付宝这种神奇的业务。

但无论如何,要网购,你至少应该会输入法和搜索;即便在手机上用语音输入,在眼花缭乱的商品列表页面,或者SERP里挑选和对比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是相当麻烦的,需要一定经验的,甚至需要交学费。

但是现在回到原点思考一下,带着目的去购物,其实是一种很直男的做法。

像我这种old-school的看参数,比价格,蹲活动,薅羊毛,拆单,7天无理由的人,恐怕会成为少数群体。

只要你确定了支付方式,收货地点,那么这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你甚至不需要识字和写字,就能完成一次愉快的消费。网购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最近家里人也在看《东方甄选》,怎么说呢,举个例子,让你选一套儿童绘本,你可能需要翻很多自媒体、公众号才能得知一套叫《神奇校车大家族》的。但是如果你关注对了一个直播间,可能就是一次神奇的偶遇了。突然想到马督工在 睡前消息88《快手网红给武汉捐款1亿,这是“中国小贩”的究极形态了》 讲过当年的快手一哥辛有志(李佳琪第八,最近因春夏之交五队轮蛋糕被封那个),他的分析是,辛有志就好比以前北方农村有这种赶集里吆喝的商品贩子,利用运输成本(比如串货)和信息差来赚快钱,只能骗「没有信息搜索能力的网民」。当时看的时候没觉得这有啥问题,现在我觉得这里面玄机可大了。

  1. 可能的确有一部分人因教育程度(2021七普全国文盲37,750,200人),技能培训缺失,是永远无法具备搜索能力的;或者app的搜索结果就很垃圾(比如天猫直通车这种操纵行为);或者主观上觉得搜索不好用、懒得用;
  2. 随便逛逛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心态。特别是现代社会,商品整体是供大于求的。在欠缺年代,人们对购买是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的。现在可能散心的意义更大。
  3. 人们购物普遍是无法区分 want 和 need 的。看直播、划短视频会极大占据空闲时间。
  4. 找准购买目标一次性解决的直男式是不可持续的,现在的购物已经不再是狩猎时代了。

以「搜索」为核心的购物,有一个根本性的缺陷,有些东西不知道搜什么关键词好,比如我家厨房垃圾处理器和洗碗机连接头,没专用名字的东西,你是没法搜的。搜索购物必须是已知的。也就是说他面向的是一个存量的商品,货架上现成的。但是这个世界创新又往往发生在边界。甚至有些东西不是你想搜就能搜的,比如究竟什么款式和颜色的衣服更适合特定形体的观众?这个东西是无法用「关键词」描述的。关键词是离散的,而人的需求是平滑连续的。

如果你是个带货主播,那么长期来看,个人品味可能会决定生存和人气。或许渠道的价值要大于品牌本身的价值了?比如穿搭这一块,很可能会是视频导购的基本盘,细分市场被几个头部主播把持。然而这一点很矛盾的是,穿着是一件很个性的事,撞衫这种事见光死。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有一些 niche market 应该会积累一大批忠实观众。比如车评人、手机圈、PC圈、相机圈、美妆圈等。

直播带货虽然谈不上什么大创造发明,但这种方式恐怕会在将来统治这个时代。或者说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在解决了如何上手和如何配送的问题后,很多人购物的习惯可能会以直播/小视频为主了。

Posted

stderr

格局打开:要社会主义,要民主,请买房

最近房地产因为政策原因又火爆起来了,很多人说起房子就头痛,说这房子这泡沫,误国殃民,那么我今天键政一个扯谈的道理,格局打开,要实现民主,要实现社会主义,要达到人间天堂,请大力买房。

论买房

首先用 etymology 讲一个概念,有房者 == 布尔乔亚。论述过程

bourgeoisie来自于法语bourgeois;作为与法语有颇多亲戚关系的意大利语,对应的则是borghese;作为距离拉丁语衍化距离比较近的意大利语,自然也能够能希腊语中找到其对应的词,而意大利语的borghese则是源自希腊语πύργος,πύργος演化自πόλη即村庄 borgo,而布尔乔亚本身放之希腊语中即意味着在村庄中心拥有房子的自由人
布尔乔亚出现在中古时期的意大利,那时住在村庄中的居民开始变得比住在附近乡间的人还要富有。因此他们可以获得相对上较多的权力和影响力,越来越接近统治阶级和神职人员,同时逐渐远离平民阶级。这种中古时期的布尔乔亚原型就是磨坊拥有者,他们能够快速地对当地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力,以至于可以对统治者表达否决权。
在接下来的世纪里,布尔乔亚这个名词则较适合用来指称最初的银行家,以及那些从事新兴活动如贸易和金融的人。11世纪,法语中的burgeis指那些摆脱了封建管辖权而获得法律权利的中世纪城镇(bourgs)居民。19世纪之前,这个词大部分情况下指的就是低于贵族、高于农奴和无产阶级的广大人群。

所以什么是布尔乔亚呢?在农村,就是在乡镇最繁华的集市旁有房的人;在城市,就是在CBD商圈附近有房的人。

在后来被中国人熟悉的马先知的预言体系里,布尔乔亚除了不动产这个空间上的意义之外,还有一层时间上的意思:

布尔乔亚,就是躺平靠资产收入也能过比较好的日子的人

当然这个「资产」在彼时的欧洲,也可以指工厂和种植园等资产,但是放在今时,还是房地产更保值。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受封建领主和神职人员的约束较小,有一定的经济自持能力。

拥房躺平意味着什么

首先,布尔乔亚意味着脱产,有源源不断的被动收入,布尔乔亚就开始包养科学、技术和文艺的发展,如果你仔细观察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甚至工业革命,可以发现这些东西的发明跟贫苦大众一毛线关系都木有,都是为了实现资产增值。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成就是给布尔乔亚画大头照,哥白尼、弟谷、开普勒是给布尔乔亚论证信仰的纯正性,瓦特改进蒸汽机,是为了资方 Soho Manufactory用来制作金属艺术品,像金属钮扣、白铁矿钻石模仿物等等供应英国布尔乔亚消费。更古老的希腊人已知正多面体共有5种,这种知识更多是纯粹是脱产的布尔乔亚之间拿来炫技展示智商优越感的一种娱乐方式。

拥房者才能推翻封建统治

房产属于私产,这里私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产,它是个物理存在,不是虚拟的大饼,不能用爱发电。虽然神职人员天天洗脑没有上帝就没有旧世界,但是房可是自己辛辛苦苦打拼才能维护的,所以布尔乔亚没有负罪感。所以布尔乔亚对现实物质利益的认知和判断远远大于对信仰的坚持或者领主的忠诚。所以后来打破封建统治的标志性事件——法国大革命,在马先知看来,就是布尔乔亚革命,也被叫做 bourgeois-democratic revolution。布尔乔亚谁都不服谁,干脆各自退一步妥协凑合过日子。有妥协才有民主。

而为什么布尔乔亚要打破旧制度,革命呢?课本上有很多解释,比如路易十六打了败仗要加税,布尔乔亚需要政治地位等等。这些解释都没有一个理由有力:布尔乔亚为了防止自己的资产贬值。所以法国很快3年就变天了。

有产才会背水一战

最近看到一个理论很有感叹,那就是 「所有争论不休都是因为双方没有利益方,都是隔空对线」

事实证明,超前的,基于进步主义意识形态,而非基于真实利益的改革,最后的归宿就是政治化——因为这件事情无论按照谁的观点做成了,也互相都没什么钱收卖不爽的一方,那就只能梗着脖子争道理了,这就会成为政党之间斗争的焦点。罗诉韦德案是这样的,奥巴马在位时期大力推广的对弱势族裔的平权政策也是一样。但是,要找到一个既能解放生产力产生巨大的利益,又符合意识形态的改革点,是很难很难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那个骑自行车「it's my duty」只是一句口号罢了。你全身家当只有一个破自行车,有太多的变通退路了。

当你真的为了保护家产无路可退,才会产生如同土地革命一样的革命被动积极性。

产劫

马先知预言一个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远方,但其实有另一个两段诅咒,也就是说,无产信众欲到达天堂,首先信众得有产;有产经过「产劫」,才能变共产。

翻译成人话,就是得买房。现在想起来很有道理。比如上海为什么封控闹得这么欢?我感觉一大部分因素还是上海有体面住房的人太多了,屁事多。对于北京或者其他城市地下室吭窝窝头的租房人,被主子从天上额外赏赐几个馅饼,不是更高兴么。上海人的幻灭,可能是发现了教权国家的本来面目,教权是大于人权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高度宗教化的社会,教权不仅远大于王权,而且王权在某些时候甚至还有附庸于教权的性质,实际上世界上极少有如中国这样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完全围绕宗教展开社会组织的文明体系

觉得上面的论述离经叛道?请务必点开链接围观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64242/answer/2435378426

结论

如果马先知的预言正确,那么无论你支持民主,还是支持社会主义,都请你买房,鼓励身边的人买房,特别是公务员和干部朋友买房,要早买,大买,投入全身家当买;有了房才有城市,有了城市才有居民自治,有了居民自治才有物管权和产权的认知启蒙,才会有最基础的去教权的公民政治底蕴。

哦对了,还有不要租房、分房,租房和分房只会把你变成封建附庸。

Posted

stderr

戏子和故事

有些感触,最近很多人在骂 Zelenskyy,正如他们2016年骂 Trump 这个《The Apprentice》男主角一样,戏子误国。

但是反过来一想,主席台前三排的人,谁 tm 又不是戏子呢。。。

商纣王给周文王当场做人肉饼,幽王烽火戏诸侯,再到赵高指鹿为马,这不比小说精彩?

高祖刘邦,本是穷B混混一个,硬是给自己搞一个人设背景板「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在沛县就是个开 KTV 酒楼的货,有一次还在没收到沛县邀请,混进「吕公」的酒会,甜言蜜语骗走了比自己小20岁的吕雉。。。这演技它妈的神了。。。

后面的例子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记得英国国王还是谁说过,大概意思是,报纸和照相机发明以前,要在马背上打天下,现在得在镜头前打天下。所以王室在报纸报道的纸面形象要超过战功。

在之前看到的《小册子,报纸,无线电和电视》系列短篇里,帽子姐也分析了媒介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政权组织形态。相当有趣,推荐阅读。

以前在打 rimworld 的时候,有一个 trait 让我觉得很奇怪,storry-teller,讲故事,磨嘴皮子这算哪门子能力?现在越来越觉得,讲故事是一个及其重要的能力

《今日简史》的作者 Yuval Noah Harari 的思想当中,有一个很根本的认知

人类文明的基础是啥?他的回答是:我们这个物种的虚构能力,说白了就是讲故事的能力。宗教是故事、民族是故事、商业是故事、公司是故事,有关人类文明的一切,底层都是故事。

有的时候你反过来一想,人体所有能耗1/3都浪费在「大脑」这个器官上,这个器官没干别的,就整天编故事。这个器官不仅有意识,还产生了自我意识,最它妈神奇的是,还能模拟别人的意识,预判别人的预判。这就是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

而把故事演绎出来的人类职业,最开始就是占卜家和巫师,往往是一个部落最崇高的阶级,也是他们出于职业传承需要,发明了能固化故事的文字。一个部落的兴衰,及其关键的就是这个 story-teller 的远见,也就是编故事那个人的想象力。一个好的商业 BP,说白了就是讲一个简单的「兄弟们咱们干了这一票就吃香的喝辣的会所嫩模」的故事。

当然,扯了这么多,话也说回来,这玩意有啥害处没?当然有。帽子姐有论述《为什么中国古代很少出现宗教势力大于王权的现象?

西方政治宗教电影的天花板《天国王朝》里对教权和皇权的争斗有极其辛辣的描写,比如塞浦路斯骑士和圣殿骑士在庙堂上争吵时,每当塞浦路斯骑士一方基于敌强我弱的事实判断而拒绝对穆斯林开战时,圣殿骑士一方就基于价值判断予以驳斥,比如声称被天主教思想武装起来的基督军队是战无不胜的,比如声称塞浦路斯骑士拒绝开战是亵渎神灵。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穆斯林一方,穆斯林一方的神职人员反复声称以往穆斯林打不过十字军是因为罪孽深重,信主不诚,战争的胜负取决于神的庇护,这是典型的基于道德形成的价值判断,而作为世俗皇权代表的萨拉丁则基于事实判断予以驳斥,你们打不过十字军是因为你们没有备战,战争的胜负同样取决于粮食,军械,饮水和兵力。

这就是编了一个玄学故事,把自己绕进去了。这里的玄学,就是意识形态。比如你相信民主自由应许之地,那么就等同于美利坚战无不胜。当然你也可以编一个说法,叫坚持摸中特的石头。2333

处理现实世界的问题,一定不能用一个故事来「实施」。其实关于俄乌问题,2015年有个John Mearsheimer的神预测可以看看,抛开所有意识形态,从「现实政治」去认识,他的手法同最近FT采访基辛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We have to be conscious of the differences of ideology and of interpretation that exists. We should use this consciousness to apply it in our own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of issues as they arise, rather than make it the principal issue of confrontation, unless we are prepared to make regime change the principal goal of our policy. I think given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y, and the enormous destructiveness of weapons that now exist, (seeking regime change) may be imposed on us by the hostility of others, but we should avoid generating it with our own attitudes.
我们必须认识到意识形态的存在,和解释上的差异。我们应该利用这种意识,作为在重大问题出现时,应用于我们自己对问题的分析里,而不是将其作为对抗的主题。除非我们准备将颠覆政权作为我们政策的主要目标。我认为,鉴于技术的发展,以及现存武器的巨大破坏力,(政权颠覆)可能是别人恶意强加给我们的,但我们应该避免用我们自己的态度来生造它。。

宏大叙事,是用来迷惑敌人,领导队伍的工具,千万不把叙事迷惑当基础和原则,也不要从叙事中去寻找原因。

在互联网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每个人都是戏子。

Posted

stderr

袁亚湘院士数学不错,但是历史不行

网上看到一个院士的段子 1 2

搜了下,2020年3月14日,在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举办的网络科普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带来题为“数学漫谈”的主题报告

https://mp.weixin.qq.com/s/JllGeuveomjFDFg3C5r9FQ

关于π有很多神奇的故事。因为时间关系,我今天就讲其中的一个。不知道在座的观众有没有看过一个美剧叫做《疑犯追踪》。在第2季11集中,Harold Finch说过在π里面能够找到任意数列。当然这个东西数学家并没有证明,但是很多数学家认为可能是真的。
我试了试,我挑了我们建党的日子19210701,出现在π的第44,842,733位。如果输入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也就是19491001的话,就要往后很多,要到82,267,377位。开个玩笑,π都说明了要先有共产党才有新中国。
一个网友要求我要查一下1314,大家看到1314到3902位就找到了。所以各位观众,1314(一生一世)不是那么难啊。但是如果1314前面加个520(我爱你)的话,那就难多了。如果你要找5201314,那就要查到200多万位。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啊,实际上爱情还是很艰难的。

这段话数学上来说是没问题的,但是院士可能没注意历史,建党的真正时间是一大正式召开的时间,1921年的7月23日

那么我们把两个时间再去看一下在 Pi 里的位置:

https://www.angio.net/pi/

  The string 19491001 occurs at position 82267377
  The string 19210723 occurs at position 101114100

所以这说明了啥?

Posted

stdout

SpaceX的员工如何与公司目标「对齐」

As a Phase 1 CEO, you are the lead rower on the boat. But in a Phase 2 startup, your job is no longer to row. Instead, it’s to define the purpose of the voyage, set the direction of the boat, and measure the pace and performance of a much larger number of rowers. In business speak, the CEO’s job is to define the Mission (purpose), Strategy (direction), and Metrics (pace and performance). These three elements provide the essential context that a growing company needs to be able to perform.
One of the best examples of “Mission-to-Metrics” alignment comes from a friend who visited the manufacturing floor at SpaceX. Seeing a SpaceX employee assembling a large part, he stopped to ask him, “What is your job at SpaceX?” He answered, “The mission of SpaceX is to colonize Mars. In order to colonize Mars, we need to build reusable rockets because it will otherwise be unaffordable for humans to travel to Mars and back. My job is to help design the steering system that enables our rockets to land back on earth. You’ll know if I’ve succeeded if our rockets land on our platform in the Atlantic after launch.” The employee could have simply said he was building a steering system for landing rockets. Instead, he recited the company’s entire “Mission-to-Metrics” framework. That is alignment.

DeepL+人肉修正翻译:

「使命到指标」式对齐,一个最好的例子来自一位去参观过SpaceX生产车间的朋友。当时正看见SpaceX的员工正在组装一个大部件,他停下来问他:"你在SpaceX的工作是什么?" 他回答说:"SpaceX的任务是殖民火星。为了殖民火星,我们需要建造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因为不这样的话,人类将负担不起往返火星的费用。我的工作是帮助设计转向系统,使我们的火箭能够降落在地球上。如果我们的火箭在发射后,能降落在在大西洋的平台上,你就知道我成功了。" 这名员工本来可以简单地说,他正在建造一个用于火箭着陆的转向系统。相反,他背诵了公司的整个 「使命到指标」框架。这就是对齐。

来自:HN

Posted

stdin

Kubelka-Munk 颜料混色理论以及mixbox源码

论文发表在 SIGGRAPH Asia 2021 https://scrtwpns.com/mixbox/

传统的 RGB 平均值混色 vs mixbox 混色

原因是光学混色取平均值没问题,很多色彩混出来就是中间的灰色,但是颜料不一样,它是个非线性的。

这个非线性的混色,有个精妙的数学公式

Mixbox 有源码:https://github.com/scrtwpns/pigment-mixing,本来以为是实现了这个公式,结果它妈的是一个 10MB 的 .cpp 文件。。。直接传入3个参数 (RGB1, RGB2, ratio) 它给你返回一个 RGB 。。。。

好奇这10MB 的向量矩阵怎么来的,就看了下作者讲原理。

这玩意理论 Kubelka-Munk 已经一个世纪前被研究透了,软件里不大规模铺开使用是因为绝大部分图像编辑软件都是R G B 三通道。这个颜料混色需要考虑折射和散射,按照 Haase & Meyer 的模拟理论需要每一个像素都用 72 个通道去模拟 K-S 两个特征值

麻烦。这 mixbox 作者就用了4通道去模拟。

而且通过巧妙的选择4基色解决了 Kubelka-Munk 色彩空间和 RGB 空间相互转换有溢出的问题。

这源码可以研究用,商用需要授权。在 Rebelle 5 Pro 软件里集成了

Posted

stdin

Add UTF-8 BOM header to Flask-Admin export

A simple trick to add additional bytes prepending Flask's stream_with_context

  from flask_admin.contrib.sqla import ModelView
  from itertools import chain

  class MyAdminView(ModelView):
      can_export = True
      column_export_list = ['field1', 'field2']

      def _export_csv(self, return_url):
          r = super(MyAdminView, self)._export_csv(return_url)
          r.response = chain((b'\xef\xbb\xbf',), r.response)
          return r

I am still using Python2 and Flask-admin shit. It's a shame but anyway.

Posted

stdout

为什么拜登这么喜欢说别人 Genocide

今日键政一把,看到几则新闻

老B登又说别人 Genocide 了。之前不是说大西北也在 Genocide,国际舆论上tg被搞得灰头土脸。

其实乌克兰这事吧,俄新社在《俄罗斯的攻势与新世界》一文的说法是:

俄罗斯正在通过将俄罗斯世界、俄罗斯人民团结在一起--大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和小俄罗斯人的整体性,恢复其历史的整体性。

所以一个种族自己人打自己人,怎么能叫种族灭绝呢?

这个问题其实出在 Genocide 这个词的内涵上。这个词不是指一般的种族灭绝,而是特指二战希特勒式的纳粹毒气室种族灭绝,是个专有名词,这词来源是波兰学者描述 亚美尼亚大屠杀,词根是希腊语 γένος (génos, “race, kind”) + 拉丁语 gēns (“tribe, clan”), whence genus) + -cide (“killing, killer”)。所以本意是「部落屠杀」的意思。老美一说起这词,就是对纳粹那种刻骨铭心的恨。

那为啥不说 mass killing 或者 ethnic cleansing 呢?今天学到个有意思的互联网现象:Godwin's law 意思就是网上对喷,往往以一方指责对方为 Hitler 或者 Nazi 结束。归谬为 reductio ad Hitlerum。为啥希特勒这么拉仇恨?我觉得启蒙运动以来,欧美基督教式微,以前人们心里坏到不能再坏的终极大坏蛋是撒旦,世俗化之后出现了个希特勒这种闻所未闻让老欧洲斯文扫地的老坏B。所以Hitler四舍五入就是还在世的人们能称呼得出来的最坏的不能再坏的究极坏蛋了。

面对网上或者国际政治面红耳赤的争执,喷不下去了,怎么办,一顿戴帽子抹黑就完事了。

所以为什么 Biden 为什么喜欢说别人是 Genocide?因为喷就完事了。

这是个谁喷的嗓门大谁有理的时代。


又看到一篇文章《美国在过去10年蠢得与众不同》,这作者慧眼如炬,通篇金句迭出。推荐全文阅读,这里摘录几句:

historically, civilizations have relied on shared blood, gods, and enemies to counteract the tendency to split apart as they grow 传统社会,靠血、神和战争产生凝聚力;
Social scientists have identified at least three major forces that collectively bind together successful democracies: social capital (extensive social networks with high levels of trust), strong institutions, and shared stories. 现代社会的凝聚力主要靠三类支柱:钱、权和背景板。

这里的钱就是资本、商品和贸易的流通;权就是深入到毛细血管的统一社会治理机构和建制;背景板这个是意识形态玄学,所谓「想象的共同体」。

社交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三个支柱。点赞和 share 不仅仅是一个信息,而传递的是一个「态度」

Later research showed that posts that trigger emotions––especially anger at out-groups––are the most likely to be shared.

只有让人愤怒的东西,才值得 like,share 和传播。有多少光鲜亮丽的网红和爆文,就有多少没能讨好读者的失意的争吵、声讨和挂人。

This new game encouraged dishonesty and mob dynamics: Users were guided not just by their true preferences but by their past experiences of reward and punishment, and their prediction of how others would react to each new action.

在这个机制下,人们 like/share 的出发点不再是自己的客观选择,而是尽量对抗这个like/share游戏的奖惩结果,你在意的不是对帖子内容本身的喜欢,而在意的是别人如何看待你的喜欢/不喜欢。

The newly tweaked platforms were almost perfectly designed to bring out our most moralistic and least reflective selves.

金句来了:时间轴排序和推荐算法,最终演化成尽量标榜自己的道德评判标准,而不是自己的反思和进步

比如以前网上看到一个新奇的东西,你会发出感叹,表达收获,学到了新东西,新知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映照了以前的自己;现在网上看到一个东西,你是在拿它和自己的道德做比较决定它是否 worthy。基督教那边好像有个说法是只有上帝才有资格 judge,现在是批判权下方给所有每一次 like 和 share 的点击。

The key to designing a sustainable republic, therefore, was to build in mechanisms to slow things down, cool passions, require compromise, and give leaders some insulation from the mania of the moment while still holding them accountable to the people periodically, on Election Day.

美式共和国(aka 美式民主),是建立在妥协的基础上的,这里是团体和团体团体之间的妥协,每次选举换届就是一个算总账的周期,社交网络显然打破了这个容宽度,右派的做法是发展 conspiracy theory,左派的做法就是 cancel culture。

When Tocqueville toure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830s, he was impressed by the American habit of forming voluntary associations to fix local problems, rather than waiting for kings or nobles to act, as Europeans would do.

这文章看完之后,只有若干感叹。我们身处这个时代的变革太大了。小孩子面对的是大人世界的冲击。

而人的智商发育是缓慢的。人的情绪和直觉是几乎实时的系统,而且是一个简化版的应激反应,在一个容量有限的寄存器上处理数据;人的理性是缓慢的 IO,需要综合各种因素随机读写才能 事后 做出判断。有太多的时候我们被眼前五花八门的带节奏冲昏了头脑。而且洗稿和内容水军机构又可以无限制的滥发内容,超额的天量让信息通货膨胀。由于人脑 buffer 的有限,所以强化一个谎言和错误认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重复,直到大脑溢出。。。。2333

Posted

stderr

4则关于 秩序 的段子

迦南讲经

第一个段子找不到了。好像说是如来佛让迦南去讲经,迦南出门的时候拿错了经书,结果到现场一看是一本无字经。于是就在现场傻站了2个小时。佛祖最后不仅没有责怪迦南,还赞扬了他。说经虽然没讲,但是守了按字讲经的规矩。

阳虎出逃

当年鲁国内乱,阳虎出逃,有个好心的看门人防他出城,他反手把看门人刺伤之后逃走了。后来所有的看门人都被惩罚,唯有这一个被刺伤的受赏了。为什么这个看门人能够受赏?因为他通过受伤表明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没有破坏上级的命令。

来自 zhihu

东航 MU5735 和 “作风整顿”运动

这里不得不提实行了好几年的“作风整顿”运动,无论啥事都能扯到作风问题上来,还特意出了一个《无后果违章清单》,就这半年来,有起飞构型警告测试响了把机长撸成副驾驶的,有忘记做操纵检查把教员撸成副驾驶的,还有因为没戴飞行帽把一个副驾驶停飞半年的,惩罚极其随心所至!基本上就是领导一发火就把你从头撸到底!根本不按规定和手册来,而我们公司的手册里,是明确写明什么等级的差错是怎么处理的,目前状况是公司领导随心所欲,层层加码,一言堂!

来自 zhihu

评论区更是精彩

Long2Lees 回复 洗洗呀:别了,不只是你们,只要是国字头的基本上都是这样,行政碾压技术,管你技术部门死活,我行政就是牛逼,专门收拾搞技术的
03-29 知乎用户:东航本来就属于那种能不坐绝对不坐的航司
03-29 blueseason 回复 小川 :听说绩效奖金是按飞行时长算的,所以很多机长能飞多慢就飞多慢,所以我这几年拒绝乘坐东航[飙泪笑]
2022-03-30 00:08 Ferryman 回复东方红 别人真没尬黑,东航确实是按任务时间来算绩效的,所以在滑行阶段东航几乎就是最慢的,你去听ATC就知道,地面经常叫东航滑快一点
2022-03-30 00:30 blueseason回复东方红 那就是你孤陋寡闻了,别家航司飞八九百公里的时速,东航经常飞六百公里的时速。网上放出来的ATC录音里都有空管受不了催东航飞快点,其他机长直接问空管前机是不是东航的,确认之后直接的回答就是:那难怪了,大家都晓得,东航的嘛[飙泪笑]
2022-03-30 04:43 小羊和大白 这十来年荒唐的事岂止是你们民航行业。。。我们干金融的见的更多啊。。。真的不敢说但是太荒唐了
2022-03-30 08:36 知乎用户知乎用户回复小羊和大白 民航业出事要命,金融业出事各自自行上天台[飙泪笑][捂脸]
东伍德 想起看过的一个观点,当一个公司陷入困境,而管理层又很无能,不知道公司困境的真正根源在哪里,就会狠抓纪律制度和考勤。
vega 回复 东伍德差校总爱抓纪律………

想起一个填空题:

2022年1月10日,全国民航航空安全工作会议召开,民航局副局长作航空安全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1年是极具历史意义的一年。全民航扎实开展______学习教育。

答案见: http://www.caac.gov.cn/XWZX/MHYW/202201/t20220110_210844.html

最后一个故事 一个时代终结了

来自王烁 BetterRead

河朔旧事就是回到割据,军兵们比节度使还要上心,无他,服从朝廷的话,他们要失业,中央一直想裁各镇军队数量。收入会减少,一镇养一军,肯定养得比一镇既向中央交税又养一军要好。还得去打自己不想打的仗,西北的回鹘、西南的吐蕃,唐兵坟场。
成德反,魏博反,幽州也反。转眼间,河朔大好局面付诸东流。自此到唐亡,朝廷政令不过黄河,唐廷自然是失败者。兵变上来的一批又一批节度使也是失败者,他们被军队推上虎背,最后都被其所噬;乱兵也是失败者,无论谁上台,首先要做的就是杀光作乱之人。
职业军人获得自我意识,便成为最难压制的政治力量,一连串下克上,找不到停下来的均衡点。停不下来,便是大家都失败。

以最后一个故事最后一句话结尾:

一个时代确实终结了,但不是田兴和唐廷以为的那样。秩序正不可阻挡地奔向解体。

Posted

stde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