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文化的三种类型
Posted | stdout
最近播音737两次空难闹得全球沸沸扬扬,中国民航局敢为天下先直接停飞,FAA 最后也只能跟进然后全球停飞,风暴的中心就是波音公司。看到一篇报道,波音的一位工程师、资深工会Stan Sorscher,也是 SPEEA 的一位行业代表 (the Society for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Employees in Aerospace),画了一张有意思的图:
波音公司是由工程师创立的具有工匠气质的尖端科技公司。这里插一个题外话,波音之父其实是一个中国人 王助(Wong Tsu)
波音在90年代初,收到日本制造的冲击,拥抱了「质量」为重的团队文化模式,强调基层参与,流程改进和效率提升。但是90年代末期,波音公司文化再次改变,拥抱砍成本和给股东创造利润。这里看到787真是吓得一身汗啊。要知道你坐的梦想飞机每一个零部件都是由最低价中标商供应的。
为了方便你们抄袭这篇博客文章,我翻译成中文了。转载请按照传统做成jpeg截图,尽量造成读者复制不便。
工程师为导向 | 团队为导向 | 砍成本为导向 | |
---|---|---|---|
商业目标 | 创新,性能 | 产出,上手成本 | 负责人向投资者负责 |
主要优势 | 顶层设计,大牛带队 | 自下而上的质量体系,基层参与 | 供应链 |
演进手段 | 大牛指挥项目 | 团队紧密协作 | 照本宣科即可,如果未定义的情况发生就懵逼 |
获益者 | 顾客 | 顾客 | 股东 |
舞台中心 | 工程师 | 劳动者 | 管理层执行层 |
文化产物 | 波音747系列 | 波音777系列 | 波音787系列 |
信任和协作程度 | 特别高 | 比较高 | 山头林立 |
外包程度 | 少 | 多 | 多 |
看到这个,让我想起国内一个很流行的反智论断:那就是以技术为导向的公司是不存在的。我在工作生活中,还遇到一些产品经理把这个傻逼论断发挥到极致,那就是 技术债是成为大公司的必进之路。所以债多不愁。邓公的摸石头论光辉照耀着这批人。
但是无论如何,最重要的一点,这三者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上面三中文化,有些适合制造大路货(commodity-like)商品,但对于尖端科技性能为导向来说,来说却是糟糕的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民航飞机究竟是大路货(commodity-like),还是性能货(performance-driven)呢?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价格、交付日期、培训成本、配件支出、保养成本才是他们关心的。民航工业最后一次革命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也就是喷气式引擎的应用。专家们论断,这代表着民航行业就此成熟了,变成commodity-like的大路货了。
但是我们把这个问题换个问法:设计、研发、测试、生产制造飞机是大路货么?是不是觉得这个问题就迥异了?
制造飞机的成败,就是产出。第一架下线的飞机肯定是亏本的,只能靠大量铺货才能摊平成本。所以后期产能上去得越快越好,卖得越多越好。如果商业模式是面向最终结果(performance)的,那么就得强调生产效率,员工参与,流程改进,节约成本。这就是90年代中期日式成功的秘诀
波音777系列就是这一文化导向下最成功的产物,号称「上手成本最低」。这个时候专家就跳出来了,一方面行业已经相当成熟了,另一方面飞机已经是「大路货」了,所以拥抱砍成本模式吧。学习沃尔玛,学习 Amazon。
这一模式具体如何运作呢?有市场决定权的责任人(stakeholder,利益相关人士)会最大限度向供应链压榨出利润,而且往往是为了短期利益(分红,升职)。供应链内部的 子责任人 也是一样的模式,一环压榨一环。然后同行倾扎,竞品之间相互打价格战,做出大家都活不下去的红海。反正就一个字:坚决不要怂(never say no)。员工不能说做不到,供应商不能说拿不出,对需求方不能说办不成,对合规方坚决要想办法满足!
节省成本为导向,等于是放弃了产出、创新、安全和质量。high-performance 的工作文化倡导互信、配合、解决问题、公开信息流动和对最终产出的付出。在这样的文化里,负责人必须牺牲短期利益满足长远需要。
From Seattle Times via HN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