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never really grow up, we only learn how to act in public.

ext- 同学对我的评价:

est同学术语那种大众说什么他就一定会选择反面的族群。某种意义上说,他说大众没有理性,就等于说他自己没有理性──因为他同样是被背景音左右,充其量只不过是方向正好相反罢了。虽然有对人不对事的嫌疑,但你只要长期跟踪他就会毫不意外地发现这一点。

其实说到点子上了。

我并没有太多的理性,我只是选择了“兼听”。

至于美左理性不理性,至少别人讨论有理有据,内容相当的丰富,覆盖面相当的广,细节相当的到位。相对国内(我所听到的)大多数干吼,那是相当理性的。我想很少有人能够坚持把那些讨论都看完的。即使只看部分讨论,也能学到很多知识。看推特fags的的过程基本上就是个受气和发泄的过程。其实最后老美左不左,本朝烂不烂都不重要,甚至气候变化的结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看自己和别人的差距。

est也并不总是选择反面的族群。est同意大多数人观点,赞同twitter上众fags言论的时候多去了。但是我一般不会blog出来,因为大家都知道了嘛,你再跟风一次很没意思(RotI #22, #23)。最实际一个例子就是写过一两次对Google新产品的介绍和评测后,发现cnBeta、Solidot、Google.org.cn这些比我做的专业、细致、完善多了。我也赞同这些评测的conclusion,也没有什么好补充的,所以,我选择性的不blog这些东西,但是我会在Google Reader上share这些东西。

这就是为什么这里的纯读者会觉得我blogging的东西看起来总是不符合大众。我的blog可以说一直走的是alternative路线。呵呵。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