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语和咒语

因为旅游瞎逛,才了解有这样一种东西:

字库塔又叫“惜字宫”、“敬字亭”、“惜字塔”、“焚字炉”等,它是收存和焚烧字纸的专用设施,沿自古人有“敬惜字纸”之风,“惜字得福”之说。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独特习俗——“惜字如金”,“敬天惜字”。
于是,焚烧字纸就变得非常的郑重,不但有专门的礼仪,还建有专门的场所和设施,于是“字库塔”就应运而生,也就成了古人专门修建来焚烧字纸的小型建筑。据史料记载,字库塔始建于宋代,到元明清时已经相当普及了。
在古代,民间有种说法,糟蹋字纸会生疮害病、瞎眼睛,受到惩罚并祸及子孙等,因此字纸不可秽用,而应该“羽化成蝶”,而糟蹋字纸会得罪神灵,受到惩罚并祸及子孙。所有用过的字纸或废书,都要统一收集起来,放到一个地方集中焚化。

小时候,一直把语言和文字当成知识的载体,是语文和英语这样的学科,一种很客观的工具。没想到古人对待文字是如此的神圣,甚至达到需要单独做祭坛的程度。最近几年也一直有感触,语言和文字肯定以及必然在上古时期是有魔法的。

这个魔法怎么来的,比如人类最原始,最古老的语言词汇,肯定是 妈妈,爸爸。

一个孩子叫你一声父母,你身上就多出来一份悲怜和责任。据我观察,很多成年人和家庭,都是因为孩子,苦苦撑下去。没有软肋的中年人是无敌的。

所以我觉得,某种程度上,这个称谓是一种咒语。为什么是咒语?拿魔幻小说《哈利波特》为例,最入门的打架咒语就是 “除你武器” (Expelliarmus)。这是哈利的招牌咒语,作用是让对手手里的武器(通常是魔杖)飞出去,有时也会直接把人震退。如果你在网上或者现实中骂架,让对方直接破防的咒语是啥呢?

我是你爹!

对方要破除你这个咒语,那么多半会使出类似下面这样的咒语:

我今天非教训你这孙子不可

爹,孙子 这些人类最基础的代词,居然有如此调动情绪魔力。

又看到最近和长久以来一个被反复提起的话题:

媒体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

曾几何时,招呼人无须刻意措辞,一声“同志”便可,听者坦然、舒泰。后来,经济发展、文化多元,称呼也花样百出,“先生”“小姐”“老板”满天飞,开初尚觉新鲜,久之不免腻味,尤其是“小姐”这一称呼,常给人轻薄之感。如今,“小姐”似乎被“美女”取代,后者也逐渐失掉了赞美之意,变成了泛称。
称呼自有其潮流,随时代而动。譬如“同志”,在民风淳朴的年头,人们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里,都讲究人人平等,因而“同志”这种一视同仁的称呼也被长久使用,且“同志”也有志同道合之感。再如“师傅”,使用的时间也不短,于我个人而言倍觉亲切。我年轻时在机务段当过3年机车钳工学徒工,满师后又独立干了一年左右车辆修理活计。当时,早我几天入行的师兄师姐,我见了一律都得叫“师傅”。在技术为先的机车维修一线,学艺是头等大事,称呼关乎传道授业的礼仪,自然马虎不得。“师傅”之谓,是对有一技之长劳动者的尊称,也是对德厚者的敬重。几十年之后,虽然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已远去,但是这声“师傅”,我沿用至今。我想,只要对方形容不轻慢,精神不委琐,不论老少,皆可尊称一声“师傅”。

中年人应该对这个最有感触的。小时候以为所有人都叫 叔叔阿姨 就够了。直到有一天,你被别人叫了 叔叔阿姨。身份的转变带来一个困境:原来的叔叔和阿姨,你如何称呼?

能否避免让别人觉得太老?能否不区分职业、职级?能否不区分性别?

有没有一个通用敬语?想来想去,排除上面的“同志”,似乎只有 老师?

没有一个咒语拿来起手破冰,所以一旦脱离了乡土的熟人社会,陌生的人际交往在大城市就很难发生。

身份认同、权力关系、情感负担,这些都是心理学上焦虑和矛盾的根源

想起一个孙猴子那个经典笑话

“原来你就是那闹天宫的弼马温么”
行者道:“是你也认不得你老外公哩。你老外公乃大唐上国驾前御弟三藏法师之徒弟,姓孙,名悟空行者。若问老孙的手段,说出来,教你魂飞魄散,死在眼前。”那怪道:“我不曾会,你有甚么手段,说来我听。”行者笑道:“我儿子,你站稳著,仔细听之。我:

自小神通手段高,随风变化逞英豪。
养性修真熬日月,跳出轮回把命逃。
一点诚心曾访道,灵台山上采药苗。
那山有个老仙长,寿年十万八千高。
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
他说身内有丹药,外边采取枉徒劳。
得传大品天仙诀,若无根本实难熬。
回光内照宁心坐,身中日月坎离交。
万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净体坚牢。
返老还童容易得,超凡入圣路非遥。
三年无漏成仙体,不同俗辈受煎熬。
十洲三岛还游戏,海角天涯转一遭。
活该三百多馀岁,不得飞升上九霄。
下海降龙真宝贝,才有金箍棒一条。
花果山前为帅首,水帘洞里聚群妖。
玉皇大帝传宣诏,封我齐天极品高。
几番大闹灵霄殿,数次曾偷王母桃。
天兵十万来降我,层层密密布枪刀。
战退天王归上界,哪吒负痛领兵逃。
显圣真君能变化,老孙硬赌跌平交。
道祖观音同玉帝,南天门上看降妖。
却被老君助一阵,二郎擒我到天曹。
将身绑在降妖柱,即命神兵把首枭。
刀砍锤敲不得坏,又教雷打火来烧。
老孙其实有手段,全然不怕半分毫。
送在老君炉里炼,六丁神火慢煎熬。
日满开炉我跳出,手持铁棒绕天跑。
纵横到处无遮挡,三十三天闹一遭。
我佛如来施法力,五行山压老孙腰。
整整压该五百载,幸逢三藏出唐朝。
吾今皈正西方去,转上雷音见玉毫。
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

那怪闻言笑道:“你原来是那闹天宫的弼马温么?”

行者最恼的是人叫他弼马温,听见这一声,心中大怒

这一切也发生在职场。现在流行把同事叫 “同学”。我对此能接受,但是总感觉哪哪不对。

比如你求其他部门的人办事,你又没身份来安排别人,叫 “同学” 恐怕不行吧?的还是叫 “大佬”?你也不清楚对方职级,叫 “同事” 会不会太对等了?

对于我这种社交白痴,万分纠结。

职场混久了,感悟很多事儿其实是跟业务无关的。规章制度更多的都围绕一个核心:不信任成本。官场也一样,不要看什么AI 智慧城市 什么的,哪里有那么多 intelligence。全都是 diligence 不够。

为什么 diligence 不够?现代社会分工太细,你使唤不动别人。

很多事你是有心无力的。

或许,离开了原生家庭,这个世界没有魔法了。

Comments